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基础行业,兵器工业集团有关企事业单位发挥在光电信息、火工品、推进剂等基础产品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完美收官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侧推、级间、星箭分离火箭和三级驱动器发动机用高性能推进剂装药,具有宽温度适应性,低温度敏感性的优点,在火箭发射中准确完成了各项发射指令,工作正常,有力保障了火箭发射成功。北方电子研究院第206研究所承担了北斗一、二、三期的天线研制工作,在三期的每一发星中,206所承担了测控和合成分路器两种共7副天线的研制,负责卫星在轨的数据传输和测控工作。特能集团第213研究所为本次发射任务配套火工装置、单元火工品共十余套(件),用于卫星天线包带解锁;特能集团华丰公司为本次发射任务提供了两种数十套件尖端火工品,分别用于运载火箭和卫星。
国家北斗特色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单位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由2400多个地基增强站组成的全球规模最大、密度最高、自主可控和全国产化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具备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后处理毫米级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务能力,形成基于北斗的一体化高精度应用服务体系。正在牵头建设北斗三号系统区域短报文通信应用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北斗“高精度”和“短报文”特色优势。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于2014年9月启动研制建设,该系统建设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领导下,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作为总体单位。系统完成两个阶段建设任务,一期为2014年到2016年底,建成基本系统,在全国范围提供基本服务;二期为2017年至2019年底,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运行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具备全面服务能力。系统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参加单位多、协调工作量大,项目组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工作遍布全国,项目团队足迹遍布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行程4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0余圈,挑战高温零上45度、低温零下40度,登临海拔5450米的雪谷拉山口,奋战630多个日日夜夜,提前完成基准站网络建设任务。
构建北斗应用产业良性生态体系的先行者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搭建了基于互联网理念的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北斗高精度及北斗辅助快速定位用户突破5亿。筹建了国家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已广泛应用于战略性行业、区域经济和大众市场,首次实现北斗成体系走出国门,构建了以“融数、融网、融端、融资”为核心的北斗产业良性生态体系。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激光院完成了广西北斗应用示范项目建设、铁路、电力、危房监测等行业应用的推广等工作,开拓了高精度、高动态的导航产品开发、“一带一路”应用、减灾防灾、“北斗+”行业应用等领域。基于示范工程“一平台四应用”的任务目标,打造广西北斗综合位置服务平台,构建中国—东盟车船跨境监管与服务、智慧糖业、西江船舶智能通航、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四大领域应用。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信息院与中国铁建铁五院2018年完成苏北高铁北斗高精度应用示范工程连盐线坐标基准工程及路基沉降监测系统的施工建设及调试工作,成为国内首家将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用于监测铁路基准点坐标准确性及路基沉降的单位。2020年6月9日,由北方信息院和铁五院联合承担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电子院围绕北斗的警务应用,开发了北斗警务系列车载终端、“鹰视智寻”人脸识别智能执法系统、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等多款产品,完成了公安部警用卫星定位系统部级平台、北京公安房山分局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等示范项目建设。围绕国家交通运输应用,掌握了北斗前装车载终端关键技术,开发了系列化北斗车载终端、T-BOX模块等,并在北奔重型车辆实现批量化应用,累计交付装车逾1.5万台。实施中俄北斗/格洛纳斯跨境运输车辆联合应用合作。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合资设立的千寻位置公司推出了千寻跬步(Find m)、千寻知寸(Find cm)、千寻见微(Find mm)等一系列共性服务产品,已经在自动驾驶、行业升级、测量测绘、智能城市、公共服务等五大领域的铁路、电网、自动驾驶、精准农业、互联网汽车、共享单车、危房监测等得到迅速应用。目前,千寻位置在自动驾驶的应用已达到车规级量产能力,可以为L2.5级的高速公路自动巡航,L3级的高速自动驾驶,或特定场景的L4级无人自主泊车提供精准、可靠、安全的高精度时空绝对基准。